看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华娱1981:从西游记开始 > 第四章 这小子有点儿东西

华娱1981:从西游记开始 第四章 这小子有点儿东西(2/3)

为工作上的事,把上一任领导给得罪个瓷实。

  顾北也知道自己僭越了,可如果只是浅显的说点皮毛上的事,显然不足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

  “《西游记》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,广为人知,无论是师徒四人的文学形象,还是其中的故事,也早就深入人心,之前戏曲、动画片,都已经有过相关的作品,现在要把它改编成电视剧,最要紧的,就是让所有观众都能认可,像小日子那样,胡编乱造可不成。”

  对,观众认可最要紧。

  杨婕下意识的点点头,感觉这小子有点儿东西,不是脑袋空空的草包。

  她也在为剧本的事情苦恼,该从何处着眼,哪里下手?

  不光是剧本,还有其他人刚才提到的那些问题,难点。

  早上开会的时候,已经有不少人给她提过意见了,有人说武打要比《少林寺》的还精彩,不然就不叫齐天大圣孙悟空;有人说一定要多搞特技,要比日本的《阿童木》还神;有人说孙悟空一定要勾脸,不然就不叫艺术;还有人说要在摄影棚里搭景,不然不够神奇。

  可这些人提供的建议,杨婕一个都不认同。

  顾北继续说道:“诸位老师,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,要拍好《西游记》,首先必须忠实于原著,《西游记》原著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故事基础,但电视剧毕竟和小说不同,不能一提起《西游记》,就想到神仙妖怪,更不能把它当成一个单纯的神话故事。”

  “《西游记》不是神话故事是什么?难不成还是个现实题材?”

  彭丽是个急性子,不等顾北说完,便抢着说道。

  “彭老师,就是要在这个神话故事里面,提炼出现实,比如……人情味。”

  人情味?

  听到这三个字,杨婕顿时眼前一亮,仿佛身处迷雾之中,猛地见着了光。

  接到这个任务之后,她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就是,要怎么给《西游记》定调子。

  顾北说的“人情味”这三个字,一下子就把她给吸引了。

  “人情味,小顾,《西游记》哪来的人情味?”

  面对彭丽的疑问,顾北也不着急。

  “这三个字与《西游记》这个神话故事看似无缘,可事实上,无论什么戏,若是没有情,就失去了灵魂,所以必须着力刻画人物,浓墨重彩的描写人情。”

  《西游记》原著中成功地塑造了各种艺术形象,其中的主要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,不论孙悟空还是猪八戒,都具有人的思想感情。

  孙悟空有情有义,爱憎分明;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,但总体来说依然是个有缺点的好人;沙和尚任劳任怨;唐玄奘真诚又坚韧。

  他们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的重重磨难中,不仅加深了师徒之情,还有家国之情,儿女之情等等,这里有多少可作的文章。

  至于西行路上所遇到的妖魔鬼怪,君王臣宰,也都各有特点,各有真情。

  顾北说了半晌,嗓子干得都快冒烟了,最后做了个总结:“正如鲁。迅先生所说:神魔皆有人情,精魅亦通世故。”

  “好!”

  杨婕突然猛地拍了下桌子,将正在聚精会神听顾北演讲,时刻准备抓住机会,予以反驳的众人都给吓了一跳。

  好?m.aishangba.org

  这到底哪好了?

  “确实应该侧重写情,人情,无论是君王臣宰,还是神仙妖怪,都应该是活生生的存在,有情,有欲,小顾,说得好。”

  得到了杨婕导演的认可,顾北稍稍松了口气,初步在剧组立足的新手任务,基本上达成。

  “人情味算是剧本改编的核,具体到文学剧本的创作,小顾,你还有没有别的想法?”

  呵呵!

  这老太太,难不成还打算一下子把他肚子里那点儿东西都给掏干净啊?

  想法当然有,作为重生者,顾北最大的优势,就是先知先觉,前世的他,《西游记》看过无数遍,也曾看过杨婕导演的专访,对小老太太关于《西游记》的理解,可谓知之甚深。

  把《西游记》拍得有“人情味”,这本来就是杨婕导演给剧本创作定下的基调。

  “集中选取最精彩的部分,拍成一个个故事,一集一个故事,连续又独立,并且,尽量使每一集都各具特色,避免情节的雷同,让观众始终保持新鲜感。”

  要改编《西游记》这部名著,取经之前的内容并不难,孙悟空学艺、得到神兵宝甲、大闹天宫,处处都是爽点,真正难的是取经开始之后。

  每每遭逢一难,都是师父被抓,徒弟去救,斗不过妖怪,就去找帮手。

  真要是来来回回的这么演,还有什么意思?

  86版《西游记》也成不了经典。
>

猜您还喜欢看